税务部门深入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推动税务执法从经验式执法向科学精确执法转变——“精”益求“精”,税务执法有力度也有温度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作为重要的行政执法部门,税务部门执法水平直接关系纳税人缴费人对法治和公平的信心,关系政府公信力。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以来,税务部门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按照《意见》规划的路径,坚持“刚”与“柔”并重,坚持温度和力度同步,有力有序推动税务执法从经验式执法向科学精确执法转变。
精确,体现在税务执法方方面面
税务执法工作面广、量大,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意见》提出“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的“四精”目标,更是将“精确执法”放在第一位,一项项要求缜密而明确,一项项部署严格而扎实。
循着《意见》规划的清晰蓝图,税务部门针对实践中存在的税务执法统一性、规范性、精确度不够等问题,全方位推进精确执法,构建“无风险不打扰、有违法要追究、全过程强智控”的税务执法新体系。
如今,“精确”正一步一步落实到税务执法的方方面面。
——加快推动税收立法进程,执法事项更明晰
2022年12月27日,对税收立法而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这一天,增值税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初次审议,增值税立法再进一程。
法者,治之端也。翻开《意见》,有关税务执法,第一条便是“健全税费法律法规制度”。国家税务总局在参与税法起草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税法出台工作,加快推动税收立法进程。
印花税法2022年7月1日起施行,契税法2021年9月1日起施行……过去几年,我国先后制定实施烟叶税、船舶吨税、环境保护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契税和印花税等9部法律。现行18个税种中,已有12个税种完成立法。
税收立法进程的加快,进一步推动完善了税收法律制度,提高了税收制度的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准确把握税务执法的时度效,执法方式更优化
一方面,执法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税务部门不断健全税务执法规范约束,编制发布各级税务机关权责清单,推动税务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
同时,税务部门针对部分执法事项,推行非强制性执法,进一步优化执法方式。总结梳理查处网络主播、明星艺人涉税违法行为的有效做法,形成“五步工作法”,即在税收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于可能存在涉税风险的纳税人实行提示提醒、督促整改、约谈警示、立案稽查、公开曝光的递进式执法方式,充分体现税务执法的“刚柔并济”。
此外,2023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在规范执法提升方面,又推出优化企业所得税政策风险提示服务、探索优化新设立纳税人纳税信用复评机制等2条措施。
另一方面,推进区域间执法协同统一。在京津冀、成渝地区试点简化企业跨省迁移程序,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高效配置。京津冀、长三角、东北、成渝等区域税务部门分别联合发布本区域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推进实现税务行政处罚“一把尺子”。
——强化税务执法监控,执法监督更严密
“将税务执法风险防范措施嵌入信息系统”“一案双查”……《意见》提出的“不断完善对税务执法行为的常态化、精准化、机制化监督”,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在四川,绵阳市税务局全面推行法治监督员制度,严把执法行为事前、事中、事后“三道关口”,精确实施“提醒式”“质检式”“工单式”三种监督模式。
在湖北,各级税务部门全面推行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程序网上流转、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结果网上查询,让每一个执法行为被记录、看得见、可回溯,让每一起重大执法决定被审核、有痕迹、受监督。
…………
随着《意见》一步步落细落实,“精确”以方法、机制、模式等各种形式贯穿至税务执法的全过程、各环节,推动“纸面上的法”更精细、更准确地落实为“行动中的法”。
精确,惠及纳税人税务人两大群体
“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是精确执法的明确愿景。
全国几千万企业纳税人、十多亿纳税缴费的自然人都要和税务部门“打交道”。愿景实现情况究竟怎么样?
作为“精确执法”试点执行单位之一,湖北省税务局创新实施了“说理式执法”,即针对发生税务违法行为的纳税人缴费人,改“说教”为“说理”,将纳税人缴费人的违法事项、处罚依据以讲道理的方式,做到“理清、事明”,让执法更有力度,让营商环境更有温度。
抖音带货主播朱某,就是在“说理式执法”中一步步明晰了道理,堵上了自己的涉税漏洞。
2022年5月,枣阳市税务局通过税收大数据,精准锁定朱某及其公司存在未申报和未如实申报个人所得税等相关税费的风险。为有效帮助纳税人防控风险,该局通过“说理式执法”的方式,多次向纳税人讲解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相关税收政策,详细告知其纳税义务。同时,以案说法,借助此前网络主播偷税漏税案件,帮其了解违法后果。
“经过税务人员细致讲解,我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风险所在,也进一步增强了依法纳税意识。”朱某说。随后,朱某主动补缴了相关税款和滞纳金269万元。
同样是“精确执法”试点执行单位的四川省税务局,通过“枫桥式”税务分局开展柔性执法、人性化调解,让纳税人缴费人享受到了极大便利。
成立于2021年4月21日的绵阳市安州区税务局花荄税务分局,是四川省首个“枫桥式”税务分局。绵阳市圣鼎建筑有限公司就是在这里通过调解,解决了困扰不已的问题。
“前段时间我们有员工在离职时与公司发生摩擦,故意在个人所得税APP申诉称‘从未在该公司任职’,给公司造成了不必要的困扰。”公司财务负责人龙姝介绍说,税务部门调解团队组织该员工和公司沟通,同时普及相关政策。几天后,问题就得到了妥善处理。“处理结果我们都很满意。”龙姝说。
目前,四川全省已建成基层“枫桥式”税务分局95家。各地税务机关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公职律师涉税争议咨询调解中心”,推动涉税争议化解在基层。
精确,让纳税人在柔性执法中感受到了力度和温度。精确,同样让税务人在规范执法中感受到了力度和温度。
“基层税务执法事项较多,我常担心有疏漏,有了音像记录清单同步触发执法提醒后,我再也不用为此操心了。”广州市基层税务所执法“新手”小李根据系统提醒,按时按规完成了一项实地核查任务。
小李的切身感受,源自广东省税务局在精确执法方面进行的智能化探索——建立“事前提醒、事中监控、事后检测”链条式税务执法监控举措。
“事前提醒,是指通过创建信息化监控指标,使音像记录清单中的执法行为在金税三期系统的发起操作和在内部风险防御系统的记录提醒同步触发。”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事中监控,就是智能归集金税三期系统中的未办结法制审核事项数据,动态生成未办结法制审核事项风险任务清单,实时发送逾期风险预警提醒,敦促基层税务人员加快审核速度。事后检测则是依托公示信息智能监测程序,向信息采集部门推送行政执法信息更新情况报告。信息采集部门对照检测报告内容,及时发现公示工作薄弱环节并采取改进措施,及时更新执法信息。
自实施该执法监控举措以来,广州市越秀区税务局的法制审核按时办结率一直保持在100%。“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往往涉及复杂事项,如不注意时间容易超期。有了这个提醒机制,我们一线税务干部执法的规范性进一步提升。”越秀区税务局法制部门负责人表示。
“到2023年,基本建成‘无风险不打扰、有违法要追究、全过程强智控’的税务执法新体系”“2023年基本建成税务执法质量智能控制体系”……“精确执法”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改革赋重任,无日不趋新。乘着党的二十大的东风,按照《意见》规划的蓝图,税务部门将一如既往,“精”益求“精”,让执法既有温度又有力度,让纳税人缴费人在每一个执法决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让税务人在每一次执法过程中都能彰显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