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补发员工工资账务及税务的影响
前言
拖欠工资,以后年度补发,新会计也许很少遇到,但作为老会计,这种情况比较常见。由于跨年补发职工工资,特别是一次性补发多月工资,在账务来看,是短期负债得到偿还,但对于税务来说,要复杂一些。
首选,对企业所得税来说,年度终了至5月31日前,应当支付但未支付的职工工资不得税前扣除。需要做所得税税前调增,待实际支付年份,再做扣除。
对于个税来说,企业预扣个税,需要按实际支付日预扣。无论该工资是否属于当月,或者几个月的汇总,都需要按照实际支付当月的工资进行预扣个人所得税。
补发工资对企业所得税与个税的影响
1、补发工资对所得税的影响
①、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前补发(次年5月31日)
汇算清缴前补发工资,对企业所得税没有影响,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
②、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后补发(次年5月31日)
汇算清缴前补发工资,需要调整所得税。适用《小企业会计准则》,调增后按实际所得税额入账,如已关账,需要补交所得税做如下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关账前确认该年拖欠工资,无法在5月31日前支付,则需要做如下会计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2、补发工资个人所得税的影响
个税实行按实际支付时预扣,(工资按月)个人年度汇算清缴制度。如果个人实际付出劳动与收到工资不在一个会计期间,按实际收到支付的实际为纳税义务时间。也就是说,补发工资的个税额,是按照补发日作为纳税时间,按补发总额作为计税依据。
【案例:补发工资个税的计算】张某在甲公司工作,月薪5000元,假定张某没有个税扣除项,此工资为实际到手工资无社保影响。由于经营原因,甲公司拖欠张某工资6个月,至次年2月,甲公司一次性支付张某工资30000元。计算张某补发工资多预扣的个税。
按月支付个税=0(月低于5000不缴纳个税)
补发预扣个税=30000×20%-1920=58,08
实际缴纳个税,根据当年汇算时对年度收入的影响不同而也有所不同,但比按月支付工资来讲,一定会增加个税负担。
案例详解补发工资的账务处理
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人,适用25%企业所得税税率,因赊销数额过大,造成经营资金周转问题,导致公司2023年10、11、12月职工工资被拖欠,拖欠总额20万,公司经过评估,预计财务困境要到明年7月份得以缓解,再缓解前,职工只能领取最低生活保障,被拖欠工资需要来年7月份以后才能得到支付。其账务处理如下:
①、确认无法清缴日前支付时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 万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5万
②、当次年7月份支付工资时。(假设需要预扣个税3万)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0万
贷:银行存款 17万
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3万
③、同时抵消当期对企业所得税影响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5万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5 万
④、假如企业对增加个税做出补偿
假设,甲企业因此次拖欠工人工资,决定次月多发1万元对职工晚发工资与增加个税予以补偿。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等 1万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津贴 1万
特殊情况:全年一次性奖金迟发不会对个税造成影响
因全年一次性奖金采用单独核算,只要不是跨两年年度,全年一次性奖金迟发,并不会带来个税的增长。由于全年一次性奖金在税率方面有着优势,所以很多迟发工资在预扣个税时,无奈只能选择将其作为“全年一次性奖金”申报。这种申报按道理需要对账务进行调整(原计提的工资改为奖金),但实务中,基本工资的账务与奖金可以混用一个科目,所以不改也不会产生税务风险。
【案例:补发工资计入奖金的个税优势】
甲公司员工刘某,月工资8100元(已去除社保费用),2023年获得补发工资2万。假设刘某没有任何个税的附加扣除。计算刘某不同形式补发工资的个税差额。
①、补发前个税应交额
(8100×12— 60000)× 10% - 2520= 1200
②、按工资补发个税应交额
(8100×12— 60000+20000)× 10% - 2520=3200
对照没有奖金时的个税额,等同于,2万的奖金缴纳了2000的个税。
③、奖金按“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申报
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单独申报个税,按全年收入除12商数来确定税率,以上案例为例,2万的年终奖,平均到每一个月为1,666.67元。按照全年一次性奖金个税图的税率表,适用3%的税率。年终奖应纳个税额如下:
补发工资个税额=20000×3%-0=600元
总个税缴纳额=1200+600=1800
对比并入工资的计算,年终奖少交个税1400元。可以看出以年终奖单独申报补发的工资,在个税上确实能够节省个税,特别是在年收入超过9万6时,优势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