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办——到亦庄,看现实版“机器人总动员”
苏轼仿生机器人和观众比试诗词,机器狗跑酷避障不在话下,AI下棋机器人引得众人跃跃欲试,摊煎饼、做咖啡,饮食机器人前排起长龙,医疗机器人直接在现场模拟手术室开展工作……在日前北京举办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169家企业的600余件创新产品集中亮相,展示出各自的硬核本领,让观众大饱眼福的同时,体验了一把未来科技生活。
据了解,此次机器人大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共有20余家企业参展。作为世界机器人大会的永久会址所在地,亦庄已建成机器人全产业链体系,目前拥有机器人生态企业百余家,其中半数以上为专精特新企业,产值规模近百亿元。
8月22日,记者在此次展会上采访了亦庄多家参展企业,感受到机器人酷炫的科技魅力以及税收助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力度和温度。
“税务+”机器人
办税服务厅多了“好帮手”
“你好‘天轶’。”“我在,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走进B216展区,记者看到不少参观者正和东港瑞宏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新型政务服务机器人“天轶”热情互动,“天轶”也挥动双臂,回答着各类涉税问题。
东港瑞宏此次带来的机器人展品涵盖了智慧税务、智慧政务、智慧医疗等多个领域。在智慧税务方面,“天轶”可以通过具身智能大模型和高自由度运动关节等关键技术,在办税服务厅中自主运行,为纳税人缴费人解答业务问题。
东港瑞宏技术总监商占超告诉记者,“天轶”经过无数次训练和优化,无论是关于税收政策的最新变动、办税缴费的具体流程,还是企业税收风险防范的专业建议,“天轶”都能迅速分析,从庞大的知识库中调取相关信息,予以回复。
“‘天轶’的成功研发可以说是税企双向奔赴的结果。”商占超说,在“天轶”税务机器人研发期间,国家税务总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干部多次与企业开发人员沟通,介绍办税缴费场景中容易出现的堵点和痛点,结合涉税诉求提出开发需求,协助研发人员进行调试。
“天轶”在一些办税服务厅使用过程中,帮助纳税人缴费人解决了很多关于电子发票开具、个税申报等方面的问题。税务部门通过落实税费支持政策,畅通“政策红利引导—研发投入增加—产品质量提升—企业效益增加”的链条,为企业发展赋能。“近3年,我们公司享受包括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软件产品即征即退、增值税加计扣除等政策优惠累计556万元。这些资金为公司人工智能业务模块的创新注入了强大动力。”
软体机器人
“定制e服务”助力柔性夹爪出海
一张黑檀木茶台和一只仿生机械手臂出现在同一展台上,这一组合吸引人们纷纷驻足观看。这只机械臂有4个活动关节,搭载两套不同型号的末端柔性夹爪,只见它精准“拿”起茶壶,随后各个关节顺滑联动,将茶水徐徐倒入茶杯中,甚至还顺“手”浇了茶宠。
“除了煮茶倒茶之外,它还可以精准控制茶汤浓度。”北京软体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RT)现场工作人员说。智慧互动——机器人茶艺展示平台通过模拟煮茶师取水、泡茶、斟茶等一系列动作,将传统的功夫茶工序转化为全自动智能化流程,直观展现了机械臂的关节柔性、活动柔性等优势技术,也让观众切实体会到软体机器人在生活场景中的应用。
“柔”是SRT产品的主要技术特征,公司核心产品柔性夹爪,实现了工业生产中近96%异形、易损物品的抓取搬运,成功解决了自动化生产中“最后一厘米”难题。
“我们展出的不仅是一种产品,还是一种概念。”SRT财务总监冯慧卿告诉记者,该公司希望通过茶艺机器人全方位展现出企业的柔性技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将创新和技术硬实力传向世界。“我们努力扩大业务范围,力争在海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冯慧卿说,其间税务部门在政策和服务方面给了企业大力支持。
今年上半年,SRT的产品得到浙江省永康市保温杯企业的青睐。这些保温杯企业出海越南,他们看中了SRT的柔性夹爪能够解决保温杯无损搬运、柔性换产等核心难题,因此专门采购SRT的生产线设备,准备在当地建厂。由于保温杯数字化生产线出口在国内尚属首例,SRT的财务人员不知如何处理涉税问题。了解到企业的困难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通过“定制e服务”“在线导办”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一对一辅导,精准推送税收政策。税务干部还就风险防范等问题,与冯慧卿多次电话沟通。最终,SRT的设备顺利出口越南,配合保温杯企业成功建厂。据了解,去年,SRT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共1648万元。
气动机器人
“亦税会客厅”为外企出谋划策
在会展中心A馆,一个特别的展台吸引了很多小朋友。一眼望去,玻璃展柜中铺满了蓝色塑料扭蛋,旁边的机械臂末端搭载着真空一体化吸盘,小朋友们操作着机械臂把扭蛋吸上来,随后开心地去一旁兑换奖品。
这是SMC自动化有限公司的展台。这家来自日本的气动元件综合制造商,已经连续多年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搭建趣味性展台。该公司不光将最新的气动控制技术搭载在工业机器人中,还运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常生活场景中,让参观者能够游戏式、体验式观展。
“除了专业性展示,我们还希望激发大家尤其是年轻人对于机械和科技的兴趣。”SMC副总经理史茸告诉记者。1994年该公司以北京为起点全面在华发展,产品规格覆盖超70万种,是气动元件领域的领军企业。该公司从2016年第二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就开始参展,今年已经是连续第9个年头。
史茸说,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市场优势明显,让该公司坚定了在华增加投资的决心。她特别提到税务部门对该公司的支持,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组织专家服务团队,为企业问需送策,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3年前,SMC曾面临企业组织结构大变革——企业重组,其间涉及复杂的税收事项。“了解企业情况后,经开区税务局通过‘亦税连亦企’机制联系到我们,邀请我们到‘亦税会客厅’,进行多次面对面座谈。”史茸说,会上,税务部门的所得税、增值税等各税种专家针对企业重组逐项宣讲政策,解答了企业所有疑惑。
“对无法现场解答的问题,税务干部协助我们将咨询事项书面上报到北京市税务局,并及时向我们反馈。”史茸补充道。面对面的座谈帮助企业规避了重组过程中的税收风险,为企业的跨境重组保驾护航,更为外资企业在经开区增资注入了动能。
在展会采访的过程中,记者通过亲身体验机器人在多个领域的新应用、新场景,感受到企业创新发展的充沛活力,了解到我国机器人产业在国家政策和各方扶持下“由小到大”,已成为全球机器人科技创新、应用拓展和行业治理的重要力量。据统计,2023年,北京机器人产业的总收入超200亿元,企业数量超400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50家,居全国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