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1日

密云税务:“刚柔并济”破欠税困局

近期,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密云区税务局以“执法有力度、服务有温度”为征管理念,破解辖区内某重点企业数千万元的欠税困局,实现税费清缴与企业发展的双向共赢。

破局:“解剖麻雀”

“欠税管理绝非简单的追缴,而是要在合规清欠的基础上,主动探寻助企纾困最优解,培植企业‘造血’能力,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密云区税务局征收管理科科长刘中伟说。

2024年8月,密云区税务局在欠税企业筛查中发现,某高新技术企业因市场波动导致资金链紧绷,无力承担相应属期税款,形成2024年6月、7月属期增值税欠税,预计欠税规模还将持续扩大。“若机械地执行强制措施,可能会让企业陷入‘雪上加霜’的困境。”该企业主管税务所所长曹冬山说。

考虑到这家企业欠税金额较大,纳税信用等级较高,密云区税务局依托欠税管理工作团队,分层溯源,采取“解剖麻雀”的细致态度深入调研,对欠税企业进行系统性剖析研究。一方面,工作团队调取企业近3年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及上下游合同数据,利用税收大数据平台进行比对分析,发现企业虽然短期承压,但技术储备雄厚,近3年研发费用逐年增长,专利数量位居行业前列,市场前景可期。另一方面,工作团队实地走访企业生产车间,与企业高管、财务人员及一线员工开展座谈,了解到企业因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成本激增,加之回款周期延长,资金链条断裂,因此暂时无法足额缴纳税款。根据调研结果,税务部门精准绘制企业“健康画像”,搭建动态评估企业纳税能力与经营风险的多维度数据模型。鉴于企业技术储备雄厚,并有大量长期订单的情况,经研判,税务部门认定其具备恢复持续纳税的能力,并据此制定“一企一策”帮扶方案。

解题:“刚柔并济”

“既要守住执法底线,规范执法,又要为企业雪中送炭、纾困解难。”密云区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祝天文说。

为解决企业欠税问题,工作团队双管齐下:在执法端,严格履行欠税管理工作流程,依法开展欠税催缴、税务约谈,同步启动欠税公告流程,确保执法文书规范;在服务端,创新应用“政策工具箱”,匹配企业适用的税收政策,通过调取企业近3年纳税申报记录,核查其资产状况,确认其具备履约能力后,指导企业制定切合实际经营情况的清欠规划。

工作团队在筛查企业历史申报数据时发现,企业存在大量留抵税额,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用进项留抵税额抵减增值税欠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4〕112号),该企业可以享受增值税留抵税额抵减欠税政策。经与企业沟通,税务干部随即辅导企业提交《增值税进项留抵税额抵减增值税欠税申请表》,一个工作日内就完成了部分税款的抵欠流程,极大缓解了企业欠税压力。

答题:打通“梗阻”

工作团队在调研企业实际业务的过程中,了解到企业财务人员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适用存在疑问,于是逐条梳理《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指引》并推送至企业,搭建“政策直通车”,为财务人员答疑解惑,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适用政策。

“税务干部上门逐项解读政策文件,还制作了操作流程图,为我们解答了不少疑问。”该企业财务总监说。为进一步巩固征管成效,税务部门还建立“动态跟踪”机制,每月向企业精准推送行业税收风险提示,并安排专人对接涉税需求。

在走访调研企业的过程中,工作团队还敏锐捕捉到另一重要信息——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较高,且拥有优质固定资产,符合“税银互动”贷款申请条件。由于公司财务人员之前对“税银互动”相关政策不熟悉,加之银企信息不对称,该公司融资进程一度停滞。

了解情况后,工作团队主动牵线,搭建“税银企”三方对话平台,促进企业与银行协商。两周内,一笔关键贷款落地,使企业资金“梗阻”迎刃而解。“税务部门不仅‘把脉问诊’,更是‘开方抓药’,帮我们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该企业财务负责人说。

随着资金压力缓解,企业产能也快速恢复,经营状况持续向好。截至2024年9月底,该企业欠缴税款及滞纳金已全部缴清,累计清缴欠税超3000万元;2024年第四季度,企业发展动能强劲,缴纳税款2700余万元。

复盘此项工作时,刘中伟说:“我们要从一个个具体而微的小切口着手,解决税费征管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查找征管流程中的短板和漏洞,推动税收征管质效提升。”

祝天文在工作总结会上强调:“基层税收治理,要以数据智能穿透征纳信息壁垒,以服务创新重构治理范式,最终让每项政策红利都能精准滴灌至市场细胞。”

相关资讯

返回列表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