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8日

居民个人与非居民个人如何界定?

为什么有些人需要为全球收入交税,而有些人只需要为国内收入交税?这其实和你是居民个人还是非居民个人有关。

一、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如何界定?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规定,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的界定主要看两点:住所和居住天数,而不是国籍。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但在一个纳税年度内(1月1日至12月31日)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居民个人需要为境内和境外的所有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不居住,或者无住所且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居住累计不满183天。非居民个人只需要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如何判断“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简单来说,如果你的生活重心在中国,比如你的家庭、工作、经济来源都在中国,那么你很可能被认定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三、居住天数怎么计算?

居住天数的计算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了你是居民个人还是非居民个人。居住天数的计算规则:一个纳税年度内(1月1日至12月31日)累计居住满183天,即为居民个人。如果某一天在中国境内停留不足24小时,不计入居住天数。

举个例子:黄先生是澳门居民,在珠海工作。他每周一早上来珠海,周六早上回澳门。周一和周六在珠海停留不足24小时,不计入居住天数。每周只算4天,一年52周,总共208天。扣除法定节假日10天,实际居住天数为198天,超过183天,因此黄先生是居民个人。如果黄先生改为每周五晚上回澳门,其他条件不变,那么他每周只算3天,一年总共147天,不满183天,因此他是非居民个人。

四、无住所居民个人的特殊税收优惠

对于无住所但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83天的居民个人,税务上还有一些特殊优惠:如果此前六年,你每年在中国境内居住都满183天,且没有任何一年单次离境超过30天,那么你需要为境内和境外的所有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此前六年中,有任何一年居住不满183天或单次离境超过30天,那么你只需要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境外收入可以免税。

举例说明:张先生是无住所个人,过去六年每年都在中国居住满183天,且没有单次离境超过30天。那么,他在第七年需要为全球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张先生在过去的六年中,有一年居住不满183天或单次离境超过30天,那么他在第七年只需要为中国境内的收入缴税,境外收入免税。

总结: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的界定主要看住所和居住天数,而不是国籍。居民个人需要为全球收入缴税,而非居民个人只需要为中国境内的收入缴税。对于无住所的居民个人,还有特殊的六年规则可以享受税收优惠。

相关资讯

返回列表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