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授予、分期行权”股权激励税会处理
伴随着中国市场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为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核心团队的积极性,激励核心骨干员工与公司共同成长,为公司创造长期价值。普遍将股权激励作为激励员工的一种方式,目的是让优秀员工分享公司的经营成果,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员工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使各方共同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
现阶段,“一次授予、分期行权”的股权激励模式因其灵活性和长期激励效果,被大多数国内上市公司广泛采用。但这种方式同时也存在会计处理复杂,尤其是在行权条件和时间安排复杂的情况下。企业在会计处理上,可能需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等相关准则确认股权激励的费用,这可能与税务处理的时间和金额存在差异。下面结合相关政策及案例进行简要分析。
01、政策依据
1、会计处理
对于股份支付费用的分摊,《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第六条规定,“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当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和资本公积。”
在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基础上,中国证监会2009年发布的《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2009年第1期)中,就上市公司包括多期期权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各期期权的等待期跨越多个会计期间的情况下,如何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某一会计期间的期权费用的问题,要求公司应根据期权激励计划条款设定的条件,采用恰当的估值技术,分别计算各期期权的单位公允价值。对于跨越多个会计期间的期权费用,一般可以按照该期期权在某会计期间内等待期长度占整个等待期长度的比例进行分摊。
“一次授予、分期行权”,每个批次是否可行权的结果通常是相对独立的,即每一期是否达到可行权条件并不会直接决定其他几期是否能够达到可行权条件,在会计处理时应将其作为几个独立的股份支付计划处理。同时,公司一般会要求员工在授予的权益工具可行权时仍然在职,即员工需服务至可行权日。
2、企业所得税处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我国居民企业实行股权激励计划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8号)规定,企业建立的职工股权激励计划,其企业所得税的处理,按以下规定执行:
(1)对股权激励计划实行后立即可以行权的,上市公司可以根据实际行权时该股票的公允价格与激励对象实际行权支付价格的差额和数量,计算确定作为当年上市公司工资薪金支出,依照税法规定进行税前扣除。
(2)对股权激励计划实行后,需待一定服务年限或者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方可行权的。上市公司等待期内会计上计算确认的相关成本费用,不得在对应年度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扣除。在股权激励计划可行权后,上市公司方可根据该股票实际行权时的公允价格与当年激励对象实际行权支付价格的差额及数量,计算确定作为当年上市公司工资薪金支出,依照税法规定进行税前扣除。
(3)上述所称股票实际行权时的公允价格,以实际行权日该股票的收盘价格确定。
02、案例分析
甲公司为中国科创板上市公司。2021年1月3日,甲公司进行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授权,一次性授予甲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共计900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日该股票的公允价值确认为9.20元/股,2021年-2023年每年年末,在达到当年行权条件的前提下,每年解锁300万股。解锁时职工应当在职。当年未满足条件不能解锁的限制性股票作废。根据激励计划,每期的结果相对独立,即第一期未达到可行权条件并不会直接导致第二期或第三期不能达到可行权条件,假设:2021年12月31日甲公司股票收盘价为12.29元,2022年12月31日甲公司股票收盘价为14.35元,2023年12月31日甲公司股票收盘价为15.64元,各期的行权支付价格与授予价格相同为9.20元/股,同时假设各期可行权人数不变,且均实际行权。
根据上述案例条款在会计处理时需将激励方案作为三个独立的股份支付计划处理,即第一个计划的等待期是一年,第二个计划的等待期是两年,第三个计划的等待期是三年,各年应分摊的费用情况如下(按股份数计算):
这样处理的原因是由于要求职工在解锁时仍然在职,则对于第一期的奖励300万股股票要求职工必须在公司服务一年;对于第二期的奖励300万股股票要求职工要求职工必须在公司服务两年,因此相应的费用应当在两年内分摊;同理,第三期的奖励300万股股票应当在三年内分摊。